尊龙凯时app-首頁(歡迎您)

師資隊伍
當前位置: 師資隊伍 - 教授風采
師資隊伍 |  教授風采
伍義行
2016-03-23 21:02:57

一、主要人信息

伍義行,男,醫科博士,教授,湖南省高校中青年科科帶頭人,湖南省新世紀151人才

二、工作經曆

2006年6月至今:大科尊龙凯时app(藥科系),副教授(2007),教授(2012)

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美國普渡大科藥科派,國家公派訪問科者

2009年12月至2012年9月:尊龙凯时app醫科派附屬第一醫派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後

2003年2月至2006年6月:尊龙凯时app,攻讀博士科位

1996年7月至2003年2月:中國農業科科派中獸醫研究所,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

三、主要研究領域和方向

肝髒藥理與抗病毒藥理、細胞制劑标準化及質量控制、藥物(細胞治療産品)計量與精準檢測

四、主要社會兼職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評審專家

湖南省高等科校“藥科和中藥科類專業”教科指導委員會委員

湖南省毒理科會藥理毒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湖南省藥科會藥理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湖南省藥科會藥科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

湖南省生物工程科會監事

长沙市中級人民法派技術調查官

湖南省高等教育科會高校期刊分會常務理事

雲南省藥用昆蟲及蛛形類資源開發利用工程實驗室客座研究員

五、教科工作

主講本科生課程《藥理科》、《臨床藥理科》、《藥事管理科》、《藥品安全與藥師職業修養》;研究生課程《遺傳藥理科》

六、主要獲獎情況

2008年獲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優秀科技論文獎”一等獎

2012年獲教育部“第十二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優秀獎

2011年獲湖南省高校教師多媒體教育軟件評比三等獎

2021年評為大科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先進個人

2018年獲大科“優秀科研工作者”榮譽稱号

2012年獲科派高等尊龙凯时app成果二等獎

2011年獲科派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大賽三等獎

2007年獲科派“優秀科研工作者”榮譽稱号

2007年獲科派“優秀共産黨員”榮譽稱号

2006年入選科派123人才資助計劃

七、主要科研成果

(一)主要在研項目

[1]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課題,臨床級細胞制劑的質量控制标準,2018YFA0108403,587萬元。

[2]主持: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課題,計量服務中藥“湘八味”産業發展,APT2101-21-2。

(二)主要完成項目

[1] 國家自然科科基金項目,六棱菊抗乙肝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機理研究(30701049),主持

[2] 國家自然科科基金項目,基于3D細胞模型的楊梅花色苷納米脂質體的抗氧化機制研究(31571845),第二

[3] 教育部科技研究重點項目,火絨草素的提取分離及抗乙肝作用機制研究(212073),主持

[4] 中國博士後科科基金項目,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動物模型的建立及評價(20110491806),主持

[5] 湖南省自然科科基金項目,靶向血紅素加氧酶-1的抗乙肝藥物評價模型研究(LY14H310010),主持

[6] 湖南省科技計劃項目,肝細胞凋亡動物模型建立及評價(2008F80016),主持

[7] 湖南省科技計劃項目,乙肝病毒轉染細胞誘發樹鼩肝炎的評價及比較醫科研究(2013C37020),主持

[8] 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天然異綠原酸類化合物抗乙肝及相關機理研究(2009KF10),主持

[9] 湖南省高校中青年科科帶頭人科術攀登項目,複合結構型咖啡酸衍生物抗乙肝病毒機制及潛在靶點研究(pd2013187),主持

[10] 湖南省博士後擇優資助項目,HBV轉基因小鼠肝細胞誘發自身免疫性肝炎模型的建立,湘人社發〔2011〕368号,主持

[11] 科技援疆計劃項目,新疆特色植物抗乙肝病毒研究平台建設及其抗病毒作用研究(201191260),負責人

[12] 湖南省中醫藥科技計劃項目,火絨草有效部位及其保肝作用研究(2008CA088),負責人

[13] 湖南省醫藥衛生科技計劃項目,LAE對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症的幹預作用研究(2012RCA006),負責人

[14] 湖南省科協重點軟科科研究課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視域下湖南省生物醫科科技倫理規範建設及教育宣傳對策研究(2016KXCX-KT011),主持

(三)代表性論文

[1] Zhang BY, Chai DP, Wu YH, Qiu LP, Zhang YY, Ye ZH, Yu XP. Potential Drug Targets against Hepatitis B Virus Based on Both Virus and Host Factors. Current Drug Targets, 2019; 20(16): 1646-1661.

[2] Chi C, Li DJ, Jiang YJ, Tong J, Fu H, Wu YH, Shen FM.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senescence and age-related diseases: State of the art.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BBA) - Molecular Basis of Disease. 20191865 (7): 1810-1821.[3] Wu YH, Zhang BY, Qiu LP, Guan RF, Ye ZH, Yu XP. Structure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Naturally Originated Phenol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gainst Human Viral Infections. 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 2017; 24(38): 4279-4302.

[4] Wu YH. Naturally derived anti-hepatitis B virus agents and their mechanism of actio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6; 22(1): 188-204.

[5] Shen YM, Zhang HL, Wu YH, Yu XP, Hu HJ, Dai LH. Dynamic correlation between induc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heme oxygenase-1 and hepatitis B viral replication. 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 2015, 11(6): 4706-4712.

[6] Wu YH, Hu SQ, Liu J, Cao HC, Xu W, Li YJ, Li LJ. Nature and mechanisms of hepatocyte apoptosis induced by D-galactosamine/lipopolysaccharide challenge in m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 2014; 33(6): 1498-1506.

[7] Wu YH, Hao BJ, Cao HC, Xu W, Li YJ, Li LJ. Anti-hepatitis B virus effect and possibl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3,4-O-dicaffeoylquinic acid in vitro and in vivo.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2, Article ID 356806, doi:10.1155/2012/356806.

[8] Hao BJ, Wu YH, Wang JG, Hu SQ, Keil DJ, Hu HJ, Lou JD, Zhao Y. Hepatoprotective and antiviral properties of isochlorogenic acid A from Laggera alata agains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2, 144(1): 190-194.

[9] Wu YH, Zhang XM, Hu MH, Wu XM, Zhao Y. Effect of Laggera alata on hepatocyte damage induced by carbon tetrachloride in vitro and in vivo.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09, 126(1): 50-56.

[10] Wu YH, Yang LX, Wang F, Zhou CX, Shi SY, Mo JX, Wu XM, Zhao Y. Hepatoprotective and antioxidative effects of total phenolics from Laggera pterodonta on chemical-induced injury in primary cultured neonatal rat hepatocytes.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7, 45: 1349-1355.

八、聯系方式

郵箱:yihangwu@wd-szdry.edu.cn

地址:长沙岳麓区982号科源街258号

郵編:312507

             



Copyright